首页 教育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测试卷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测试卷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年8月2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严重冲突,直接导火索是组阁“难产”。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强行将“美式民主”植入伊拉克,建…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年8月2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严重冲突,直接导火索是组阁“难产”。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强行将“美式民主”植入伊拉克,建立起教派分权模式,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执掌。这实际上造成伊拉克深陷政治分裂,各政治派别难以达成和解。美国“民主改造”失败的原因是(   )

①无视一国国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忽视了一国政体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③忽略了现代民主的鲜明阶级性    ④维护美式霸权的战略企图不得人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22年10月25日,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保守党新领袖里希·苏纳克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他发表就职讲话时说,英国正面临“巨大经济危机”,新政府的工作重心是稳定经济、恢复信心。由此可知英国(   )

①是君主立宪的国家结构形式         

②英国君主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等高级官员

③英国首相由议会中的政党领袖担任   

④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0日,英国首相特拉斯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和执政党保守党党首职务。10月24日,英国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当选英国保守党新党魁。10月25日,里希·苏纳克在赴白金汉宫接受国王查尔斯三世任命后,正式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据此可以推断出英国(   )

①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②实行多党制 ③是民主共和制国家 ④实行议会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获得自治以来,自治政府一直缺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因而无力自主发展经济。向自治政府移交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将赋予自治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能力。该自治政府的权力可能包括(  )

A.负责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B.负责本区域内的外交、国防、货币金融等事务

C.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等国家级事务

D.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5.一般说来,现代国家有两种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的问题

B.国家政权如何组织的问题

C.安排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不同层级的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D.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国家元首之间的关系问题

6.高二某班同学在进行探究活动和撰写论文中查阅了以下图书,这些图书(    )

书名作者
《美利坚帝国的衰落——腐败、堕落和美国梦》[美]托尼•博萨
《消失的一极:二十世纪苏联军事兴衰》建军曹俊
《二十一世纪不属于美国》[法]皮埃尔•比亚内斯
《中国热:世界的下一个超级大国》[美]方绍伟
《美国单极思维与世界多极化诉求之博弈》程伟等
《世界的未来,中国模式对全球新格局的重塑》[美]龙安志
《世界大变局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左风荣

①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视角解读世界格局的演变           

②都会重点分析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逐步提升

③能揭示不同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保障世界和平     

④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某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名义GDP约为20.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为16.1%;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名义GDP约为26.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为20.6%。位居前十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则意味着(   )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③中美两极格局逐步形成    ④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22年4月2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出席在联合国举行的“小国、多边主义和国际法”高级别圆桌会议时强调,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和危机,要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积极维护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②只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就能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③平等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④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体的机器,拆掉–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当今世界各国间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②各国应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经济增长源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损人而不利已没有出路

④世界各国应在全球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1年3月7日下午3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看到面对世纪疫情,中俄两国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合作,我们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这(   )

①意在通过军事结盟维护两国核心利益

②能扩大两国共同利益,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③表明两国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④能助力两国共同发展为世界稳定贡献正能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建构和完善中国外交战略体系中,习近平相继提出了正确的义利观、亲诚惠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亚洲安全观等外交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②我国引领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2022年1—5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占同期总额的18.4%,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密切联系(   )

①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③表明我国将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④表明我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促进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全球网络营销平台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特别是中欧班列、物流业等迅速崛起,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这说明了(   )

①生产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②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经济全球化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③市场竞争打破了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

④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疫情挑战、逆全球化、全球供应链震荡的背景下,2022年1月1日,中、日、韩、澳、新五国和东盟十国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扬帆启航”,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RCEP生效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国际金融安全性

②有利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提振市场信心

③规避了区域内企业投资的风险,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④集中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助推区域内产业链价值链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锡兰红茶、阿富汗松子、卢旺达咖啡豆……越来越多的大使担任本国商品的“代言人”在平台“直播带货”,而这些商品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甚至在大使“还未组织好语言”之时就已被抢购一空。如果为此撰写新闻稿,以下观点中可以被采纳的有(   )

①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直播带货可以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

②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

③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鼓励跨国企业走出去

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广阔市场,推动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0年11月,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参考签署前后的变化,该协定有利于(   )

①整体提振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②降低参与国的贸易成本,消除各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③抗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应对逆全球化潮流的有力措施

④强化以规则为基础的双边贸易体制,释放各国互利共赢的意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天下担当,把握时代大势,作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当(   )

①优化开放空间布局,实施更大范围对外开放

②全面开放中国市场,实施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③大幅放宽市场准人,实施更宽领域对外开放

④主导全球经济治理,实施更高质量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2年1月1日起,由东盟10国、中国、韩国等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致力于推行区域一体化大市场,要素流动便利自由,经济联系无缝畅通。加入RCEP协定有利于中国(   )

①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有效避免外部市场的波动

②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打造贸易强国建设

③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④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抢抓机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当地时间2021年3月3日晚,东京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奥运担当大臣丸川珠代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进行线上会谈,就东京奥运会、残奥会是否接待海外观众以及观众人数上限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国际奥委会是(   )

A.区域性的、一般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的、专门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的、专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世界性的、一般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0.2022年6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本次会晤围绕多边主义、国际公平正义、抗疫合作、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表明金砖国家共同立场,汇集了金砖务实合作成果,并就下阶段金砖合作作出规划。这表明金砖各国(   )

①汇聚“金砖力量”打造金砖各国同步发展的新平台

②秉承“金砖精神”,为拓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有益模式

③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主题,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指明方向。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②中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多边主义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上合组织成立19年来,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材料表明(     )

①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②我国加强与上合组织的战略结盟 

③秉持“上海精神”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再提供5000万美元支持;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          

②中国将在联合国领导下建设维和待命部队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④中国将致力于主导联合国的国际维和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对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③中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义无反顾地参加联合国的有利于我国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是中法建交58周年。58年前,中法两国突破意识形态的界限,强调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可以相互谅解、消除分歧,建立外交关系。58年来,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深入交流。在今年的1月13日,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还特意来华参加第二十二次中法战略对话——此次机制性会晤表现出中法两国希望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突显了双方期望以中法关系引领中欧关系的共同意愿。

随着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随着中法两国深入交往,有人认为:“中法两国政体趋同。”

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辨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20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此外,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25%的减税。该法案还提出一项投资限制条款: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或未能修正违规状况的公司或将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拜登表示,这项法案将为美国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提供资金,促进芯片产业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投入,保证美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

结合材料,请你从“国际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进行评析。

27.2022年1月,习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和策动“颜色革命”等;我们相濡以沫、坚守正义,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对方仗义执言,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成功密码。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联合国在处理和解决各种国际问题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联合国内,多数国家的声音和意志得到较多的体现。

材料二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就人道主义议题、中东问题、科索沃问题等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动,并在多个地区和国家派出维和部队,中方还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B  7.B  8.D  9.D  10.D  11.B  12.B

13.D  14.C  15.C  16.B  17.B  18.D  19.B  20.B  21.D  22.C  23.A  24.C

二、非选择题

25.①现代国家大都采取“代议制”,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中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代议制,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②国体决定政体。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法国实行半总统制,这是由法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中法两国国体的不同从根本上解释了中法两国政体不会完全相同。

③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中法两国在国情上差异大,政体难以趋同。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国体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力图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来提高和巩固自身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打压中国。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合理利益。美国炮制该法案是基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提高国家实力做出的,但是美国针对中国强制推动芯片制造回流本土,逼迫企业“选边站队”是非正义、错误的。③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符合经济规律,能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劲动力,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美国炮制该法案,强制推动芯片制造回流本土,逼迫企业“选边站队”,是逆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中美正常的经贸和科技交流合作,也终将反噬美国自身,不利于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④我们要反对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合理利益的非正义行为,面对美国的行为,我们既要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反对国际保护主义,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完善全球治理机制,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让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7.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同中亚五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这是成功密码的基础。

②中国与中亚五国在交往中维护了彼此的正当权益和战略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彼此的共识,兼顾了对方的合理关切。

③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商量着解决地区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地区事务由地区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更好地应对影响地区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推动地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备注:第三点提及“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第四点提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可酌情给分)

28.(1)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切实努力。

(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国也从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中得到了许多支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1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