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精品解析: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练习

精品解析: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练习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期末训练 一、单选题。 1. 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期末训练

一、单选题。

1. 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系列数据表明(   )

①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变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引资、利用外资规模居世界前列,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同时也说明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②④正确。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错误。

③:材料并未表明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排除③。

故本题选D。

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中国梦的本质是(   )

A. 建立中国主导的世界发展新秩序

B.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

D.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复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我国主张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而不是建立中国主导的世界发展新秩序,A错误。

B: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符合题意。

C: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是社会保险的目标,不是中国梦的本质,C与题意不符。

D: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复兴是社会建设的目标,不是中国梦的本质,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3. 奋斗是永恒的主题,是不变的底色。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要求我们(   )

①努力做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②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把中国梦融入自己的人生理想中

④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干强调的是奋斗,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无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题干强调的是奋斗,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也是强调奋斗的重要性,②符合题意。

③:把中国梦融入自己的理想中,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需要奋斗才能实现,③符合题意。

④:青春奋斗说的过于片面,应该是终身奋斗,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 2022年9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凝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和国家勇敢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进行的伟大斗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

①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③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根据教材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故①④正确。

②:根据教材可知,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②不选。

③:根据教材可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5. 40多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D.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A: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正确,不合题意。

B: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B错误,符合题意。

C: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教材可知,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D正确,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 天宫、嫦娥、玉兔、鹊桥、祝融、羲和……十年来,“嫦娥三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天问一号”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空间站实现中国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    )

①我国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未提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故①不选。

②:根据教材可知,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②不选。

③④:材料中指出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表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下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出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而创立。这意味着(   )

①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好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进中国特色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故①②不选。

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这两次会议的历史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都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规定

B. 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时期

C. 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体现

D. 都促使中国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十大报告对党的中心任务的表述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而作出的,并未规定新的社会主要矛盾,A排除。

B:党的八大召开于中国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时期,B排除。

C:党的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党的中心任务作出新规定,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体现,C正确。

D:二者都涉及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但都不是促使中国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D排除。

故本题选C。

9.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充实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这一修改(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能指明前进方向

②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

③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提供具体方案

④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对党章的修改源于国情的需要,实践的要求,①错误。

②④:对党章的修改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变革,②④正确。

③:对党章的修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案,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0. 习近平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下列典故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对应准确的是(   )

序号习近平“用典”体现的“十四个坚持”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坚持新发展理念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变革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错误。

②: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意思是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启示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②正确。

③: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坚持新发展理念,③错误。

④: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其核心内容中被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方法论”的是(   )

A. “五位一体” B. “十个坚持” C. “八个明确” D. “十四个坚持”

【答案】D

【解析】

【详解】D:“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方法论”,D符合要求。

ABC:ABC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D。

12.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历经百年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感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形成并彻底完成

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①④入选。

②: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不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不断的完善中,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人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运行(   )

①源自于重大决议,是奋进新时代的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

③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力量

④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是源自于重大决议,①排除。

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②④符合题意。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而不是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且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而非决定性力量,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4.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开展以来,引发观众参观热潮。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6000多项展览要素生动诠释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10年。看到这些,观众表示:10年来,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在新时代,我们真的很幸福!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是我国开始进入先进发达国家行列的新时代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我国仍然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①不选。

②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④入选。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5.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提出了牢记“五个必由之路”的要求。就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新时代的最强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人民的幸福线

②要实干兴邦,画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要坚持自我革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民的幸福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错误。

②③:“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表明应实干兴邦,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表明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中特道路不动摇,②③正确。

④:坚持自我革命属于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而不是伟大事业,④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6. 2022年9月30日,《求是》杂志发布习近平的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章强调: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忠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党继续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揭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逻辑。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终结论”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认为,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然而,“历史终结论”并未经受起时间的检验:率行西式民主和迷信自由市场不仅未能如愿给世界带来发展,反而将不少国家拖入苦难的深渊。“历史终结论”已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证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是戳穿“历史终结论”理论迷思的利器,也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化势。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大踏步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谁终站谁呢?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历史终结论”于以驳斥。

【答案】(1)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③党继续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2)①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过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历史终结论”已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证伪。②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因此,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就会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但不会终结,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求是》杂志发布习近平的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历史终结论”的观点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揭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逻辑。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忠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可联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有效信息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有效信息③:党继续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可联系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的过程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历史终结论”于以驳斥。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率行西式民主和迷信自由市场不仅未能如愿给世界带来发展,反而将不少国家拖入苦难的深渊→可联系“历史终结论”已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证伪;

有效信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是戳穿“历史终结论”理论迷思的利器,也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化势。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大踏步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可联系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证明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

【答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真理,放眼世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坚持人民立场,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属于体现说明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角度来说明设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以苏为鉴,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创新。→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俱进,人民立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推动人类前行,促进社会发展。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了“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材料二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

2049年,中国会是什么样?你会是什么样?以“2049年,祖国和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答案】中国梦,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词汇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雄心壮志,凝聚着无数中国人民的憧憬与梦想。2049年的中国或许是这个样子:早晨被智能化的房间唤醒,出门上班使用“飞铁”,速度比高铁还要快,2049年中国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中文成为很多国家的第二语言,每个外国人都为能说流利的中文而自豪,电视上又在播报中国人拿到了诺贝尔奖,新能源汽车已广泛使用,那时候的中国一定是世界地图上最闪亮的一颗星。中国已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之梦,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业绩,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东方一颗耀眼的明珠,令世界震惊。2049年,我已经成为一名管道设计专家,正参与到南海可燃冰开采中,或是在负责“一带一路”汽油储运工程管理工作。我高中时的梦想已经实现,我为能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而自豪。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二十大报告

考点考查:如何实现中国梦

能力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回答本题可结合中国梦的本质作答,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国际地位的提高、智能化的发展等角度展开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3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