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级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史…

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级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贤”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官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官,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

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

(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

材料二:

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白寿彝、刘大年等。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间和时代之间,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史论,表明了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B.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常通过两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

C. 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其中很多成果就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

D. 材料二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为代表的史论结合的内容,能代表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我们深入发掘与总结。

B. 史论结合是传统史学的优长,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充足养料。

C. 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史学家。

D. 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便是“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注释中对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以及对以前的历史的很多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B. 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注释的意义。

C. 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有助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应是中国当代及以后史学研究者的共同追求。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史学研究在当下的意义。

【答案】1. B    2. C    3. D    

4. 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的观点;②接着,选取《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详细阐述如何“史论结合”;③然后,以胡三省注评《资治通鉴》为例,阐述了史书注释的意义。④最后,总结全文,解释发挥史论结合优长的意义。    

5. ①以史为鉴,认真研究、总结史论结合的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②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③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④构建中国特色史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两种”错误,材料一原文是“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应该是“三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C.“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错,原文是“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认识人类的命运”是出发点而不是结果。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一只说“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未说“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B.“如果……就会……”错误,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未必就会误解胡三省的注释的意义。

C.“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错误,材料二中是“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而不是“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述思路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开头“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可知,文章首先提出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的观点。

第二段“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第三段“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具体列举有代表性的史书,阐述如何“史论结合”。

第四段,以胡三省注评《资治通鉴》为例,阐述了史书注释的意义。最后一段“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是总结全文,解释发挥史论结合优长的意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的论述思路可知,材料一最后一段是在解释发挥史论结合优长对当下的意义,据此可概括出:以史为鉴,认真研究、总结史论结合的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

材料二开头阐释史学的含义,“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据此可概括出: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材料二最后一段阐述当今时代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的做法,根据“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可概括出: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依据“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可概括出:构建中国特色史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辩才禅师

沈祖棻

树林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角红墙,那正是巍峨的永欣寺。红的墙在落日的光辉里闪着眩目的色彩,当它映入骑在马上的辩才禅师眼帘的时候,他的心立刻跳动起来。

他像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兵士,在一种没有生还之望的心情中意外地回到了故乡。他想到立刻就可以回到他住惯了的寺院,看见他心爱的东西——那维系着他全部生命的一卷《兰亭》,他欢喜得要发狂了。

他想起,皇帝三次敕令他入内庭,千方百计想骗取他的《兰亭》,自己如何的不为威势所屈,排斥了一切奇珍异宝的诱惑,始终不曾将《兰亭》献出来。

秋渐渐地深了,萧条的气象笼罩了大地。辩才禅师近来总感到生活中还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可以说,是缺少一个人——一个能够了解《兰亭》、同时也就是能够了解他珍爱《兰亭》的心情的人。他的弟子中,却没有一个能够了解《兰亭》的,这一点,辩才禅师不能不认为是他生活中的遗憾。

有一天,那是一个寂静的黄昏,辩才禅师刚临摹过一通《兰亭》,慢慢地踱出禅室,远远地望见有一个生客在院子前面徘徊着,似乎是来庙中观览的。

“是什么地方的施主光降寒寺?”辩才禅师殷勤地问。

客人慢慢地走了进来,是一个三十几岁书生模样的人,高高的身材,穿一件宽大的黄袍,头上戴着巾,巾下覆着一个略瘦而苍白的脸,他非常合礼地作了一个揖,用清朗而沉着的声音回答辩才禅师的问话。

“弟子姓萧,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到南方做买卖;偶尔经过宝刹,一些生动的壁画吸引了我,这伟大的艺术给了我最高的启示,使我留住了。”

辩才禅师很高兴地邀请来客进了禅室。他们下棋,弹琴,谈论文史,立刻非常相得了。有一天,姓萧的客人带来了一幅梁元帝《自画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画是那样精巧;辩才禅师一见,就深深地赞叹起来。于是姓萧的客人说:

“弟子最好书画,的确,好的画像好的字一样值得人称赞。”

“好的字吗?那不用说是二王了!”辩才禅师得意地叫起来。

“不瞒禅师说,弟子先世都传二王的楷书法,弟子也是从幼年就爱好二王书法,用心揣摩过的;现在出门还随身带着几通王帖哩。”

整个下午,他们在详细欣赏和互相赞叹来客所携带的二王法帖中度过。最后,辩才禅师看不过对方的过分夸张和骄傲,终于笑着说:

“这几通固然不错,但是还不能算怎样好;老僧有一幅真迹,倒很异乎寻常呢!”

“是什么帖呢?”对方似乎不信地问。

“《兰亭》!”用轻快的调子毫不费力地说出这两个字,口角上挂着得意的微笑。

“经过了多少离乱,哪会有真迹存在;不过是响拓本罢了。”对方轻蔑地笑了。

“什么话!智永禅师在世的时候,一直珍藏着,临死的时候,亲手交付给我,哪会有错呢?”

辩才禅师亲自从屋梁上取出《兰亭》,小心地打开了放在客人面前,得意地说:

“请看吧!如何?”

客人取在手中,细细地看了一会儿,指了几处地方说:

“你看!这笔不得势,那笔也不得神!果然是响拓本呢!”

辩才禅师不答话,挥手将《兰亭》夺过来,感到从未受过的侮辱,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叫道:

“你不懂!你完全不懂!你不许再和我提‘兰亭’两个字。”

对方并不生气,轻松地笑了!

“何必生气呢?弟子和禅师取笑的。弟子揣摩了二十年王帖,难道连真伪都辨不出吗?这的确是稀见的神品,快取过来让我细细赏鉴一下吧!人间的乐事,还有更胜于此的吗?”

“请原谅我的粗鲁吧!你可以细细地欣赏,要知道这机会并不是容易的哩!”辩才禅师立刻转怒为喜,温和地说;同时又将《兰亭》笑嘻嘻地递过去。

客人郑重地接了过来,细细地赏玩着,一面笑着对辩才禅师说:

“看到这样的神品,就像见了天人一样,真是神光四射,令人目眩神迷;它将我们从这污浊的尘世带到了另一个美的世界,使我们忘记了一切!”

“你才是真正能懂得《兰亭》价值的人啊,同时也是最能了解我心情的人啊!”辩才禅师快活得叫了起来,紧紧握着客人的手,他的眼中流出欢喜的泪了!

从此以后,禅师和客人每天在一起鉴赏《兰亭》,也不再藏在梁上。客人每天到永欣寺来,辩才禅师将他奉为上客,徒弟们也都和他相熟。每逢禅师外出做佛事的时候,就留客人独自欣赏《兰亭》;等到禅师回寺之后,两个人又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

那一天,辩才禅师正在灵记桥南严迁家里做佛事,忽然都督派人传唤他,他不知道什么事,奇怪极了!后来又有差役来催促他,说是御史要见他,叫他赶快就去。辩才禅师感到更糊涂了,就匆匆忙忙随着来人去见御史。

辩才禅师一抬头,看见那御史就是他的姓萧的客人,不由得怔住了。御史庄严地说:“我是奉旨来取《兰亭》的,现在《兰亭》已经取得,所以请你来……”

辩才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立刻觉得有一个魔鬼伸出钢铁一般的指爪,将他的心拉了出来,眼前一黑,天地立刻旋转起来,他一切都不知道了!

写于一九三五年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辩才禅师渴望有人能够了解《兰亭》,渴望遇到“知音”,这是他最终被客人欺骗的重要原因。

B. 辩才禅师与客人初次相遇时,客人的答话看似随意,实则巧妙,目的是引起辩才禅师的兴趣。

C. 客人被辩才禅师骂后却并不生气,反而“轻松地笑了”,是因为他得以认定了《兰亭》确属真迹。

D. 结尾处御史欲言又止,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对骗取《兰亭》一事心怀愧疚。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注重铺垫手法的运用。如对客人外貌的描写,表明他与众不同,使后文其真实身份的揭晓不显突兀。

B. 本文用大量笔墨写辩才禅师的“欢喜”,只在结尾处简略交代他的悲痛,繁笔和简笔的运用更显出人物受伤之深。

C. 本文擅长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客人初见《兰亭》后“轻蔑地笑了”,表现了他对得到《兰亭》真迹稳操胜券的心理。

D. 本文取材历史故事,通过曲折的情节来表现主题,暗含对统治者为一己私利巧取豪夺行径的冷峻批判。

8. 这篇小说采用了明暗线交织的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

9. 本文依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改编,《兰亭记》结尾记载:唐太宗临终下令,将王羲之的《兰亭》真迹陪葬。本文删去这一结尾,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D    7. C    

8. ①明线是辩才禅师拒绝皇帝回到寺庙后认识客人丢失《兰亭》的过程;暗线是皇帝直接骗取《兰亭》未果后,派御史用计谋骗得《兰亭》。②明线表现了辩才禅师的淳朴善良,和暗线皇帝巧取豪夺的险恶形成对比,使主题丰富深刻。③双线交织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9. ①主旨更集中明确。本文侧重批判统治者为一己私利巧取暗夺的阴险;原作结尾则是突出皇帝对《兰亭》的喜爱,与本文的批判主题无关。②情节更加合乎逻辑,前后贯穿。本文皇帝是以暗线方式存在,未正面出场,删去原作中的结尾,情节更加合理。③人物形象更突出。删去原作结尾,以辩才禅师昏倒收束,与前文渲染的人物的“欢喜”形成巨大反差,更能突出人物的悲剧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 “欲言又止”表述错误,根据后文“辩才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立刻觉得有一个魔鬼伸出钢铁一般的指爪,将他的心拉了出来,眼前一黑,天地立刻旋转起来,他一切都不知道了”可知,不是御史欲言又止,话没说完,而是“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而昏倒”;“心怀愧疚”也于文无据。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 “稳操胜券的心理”错误,客人“轻蔑地笑了”是他故弄玄虚,激怒、迷惑辩才禅师的手段。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由原文“他想起,皇帝三次敕令他入内庭,千方百计想骗取他的《兰亭》,自己如何的不为威势所屈,排斥了一切奇珍异宝的诱惑,始终不曾将《兰亭》献出来” “从此以后,禅师和客人每天在一起鉴赏《兰亭》,也不再藏在梁上。客人每天到永欣寺来,辩才禅师将他奉为上客,徒弟们也都和他相熟。每逢禅师外出做佛事的时候,就留客人独自欣赏《兰亭》;等到禅师回寺之后,两个人又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辩才禅师一抬头,看见那御史就是他的姓萧的客人,不由得怔住了。御史庄严地说:‘我是奉旨来取《兰亭》的,现在《兰亭》已经取得,所以请你来……’”可知,明线是辩才禅师拒绝将《兰亭》献给皇帝回到寺院后,御史前来欣赏,丢失《兰亭》的过程;

由“辩才禅师一抬头,看见那御史就是他的姓萧的客人,不由得怔住了。御史庄严地说:‘我是奉旨来取《兰亭》的,现在《兰亭》已经取得,所以请你来……’”,暗线是辩才禅师拒绝皇帝后回到寺院,皇帝派遣御史前来骗取《兰亭》的过程。

明线主要写辩才禅师被骗,主要展现的是辩才禅师的淳朴善良,如“‘好的字吗?那不用说是二王了!’辩才禅师得意地叫起来”“这几通固然不错,但是还不能算怎样好;老僧有一幅真迹,倒很异乎寻常呢!”;而暗线则展现的是御史和皇帝的狡诈,如“弟子姓萧,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到南方做买卖;偶尔经过宝刹,一些生动的壁画吸引了我,这伟大的艺术给了我最高的启示,使我留住了”“不瞒禅师说,弟子先世都传二王的楷书法,弟子也是从幼年就爱好二王书法,用心揣摩过的;现在出门还随身带着几通王帖哩”“你看!这笔不得势,那笔也不得神!果然是响拓本呢!”。而明暗线结构的好处是,将辩才禅师拒绝皇帝以及和御史欣赏《兰亭》的不屈与质朴和皇帝利用御史来骗取《兰亭》的巧取豪夺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主旨;在结构上的好处是,明暗线交织,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扣人心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唐太宗临终下令,将王羲之的《兰亭》真迹陪葬”主要展现的是皇帝对《兰亭》真迹的热爱,与本文主题不符,这一情节在改编时被作者删去,这样能够使情节更加集中,主旨更加突出,本文将辩才禅师再三拒绝皇帝的要求回到寺院后,皇帝派御史骗取《兰亭》,在两相对比中,更加突出了皇帝的巧取豪夺,加强了小说对历史的批判主题;

从情节上看,小说着重是在明暗线交织中,展现辩才禅师“不为威势所屈,排斥了一切奇珍异宝的诱惑”始终不肯献出《兰亭》,而皇帝没有出场,利用御史采取欺骗的手段得到《兰亭》,因此结尾也不必让皇帝“正面”出场,这样情节集中,不旁逸,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从人物形象上看,前文辩才禅师不为威势所屈,坚决不献出《兰亭》,而《兰亭》最后被骗走,小说结尾“辩才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立刻觉得有一个魔鬼伸出钢铁一般的指爪,将他的心拉了出来,眼前一黑,天地立刻旋转起来,他一切都不知道了”,可以看出辩才禅师对《兰亭》的无比珍爱,也把辩才禅师的单纯与皇帝的阴险巧取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从读者角度看,小说最后以辩才禅师晕倒作为结束,也使小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下)

贾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有删改)

【注】①锄耰(yōu)白梃(tīng):指农具。此处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白梃,白木棒。②阖(hé):关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B.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C.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D.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侯国。与今天的“山东省”意义不同。

B. 素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后常指孔子。

C. 畔的意思是背叛,与《苏武传》中“畔主背亲”的“畔”意义不相同。

D. “前事之不忘”的“之”与“屈平之作《离骚》”的“之”用法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 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但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 秦国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国险固的地势有密切的关系。

D. 秦朝丢失了从周代而来的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

(2)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1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他们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消灭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

(2)秦二世承袭父亲的过错,沿袭不改正,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    

14. ①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

②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

③子婴不才,孤立无亲,无人辅佐。

④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明辨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句式相同,结构对称,应各自独立成句。排除AD。

“旷日长久”与“社稷安”二者之间表达的是即使时间很长,国家也很安定。语意连贯,两部分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C.《苏武传》中“畔主背亲”的“畔”,通“叛”,背叛。句意:背叛君主和亲人。

D.“前事之不忘”的“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句意: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

“屈平之作《离骚》”的“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句意:屈平创作《离骚》。两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但也难免秦朝的败亡”说法错误。原文为“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意思是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本是作者假设的情况,选项意思理解完全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交”,交往;“亡”,灭亡,消灭;“其实”,这实际上;“利”,为……谋求私利。

(2)“受”,承袭;“因”,沿袭;“重”,加重。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对于秦灭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从文中“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可知,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

从文中“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可知,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

从“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可知,子婴不才,孤立无亲,无人辅佐。

从“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可知,秦朝严苛的法律让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

参考译文:

秦朝兼并了诸侯,在崤山以东设立三十多个郡,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仅仅靠着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用要挟的方式跟诸侯做交易。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秦缪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有一般占据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朝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就必定退兵。如果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收养弱小,扶助疲敝,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贵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已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的原因,就是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着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忠臣不敢进谏善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坏消息不让皇上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也能靠春秋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顺序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次要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明辨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开头两句用赋,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

B.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借代自己知天命之年却成为鳏夫,孑身独存的苦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C. 过片“原上草 ,露初晞”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既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又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的短暂。

D. 末尾写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于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

16. 本词是唐宋之后悼亡题材中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并传不朽的名篇,请就抒情方面赏析这两首词。

【答案】15. B    16. 两首词同为悼亡名篇都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抒情手法有异同:两首词都直抒胸臆,抒发深切思念。贺词开篇写到苏州故地重游,却“同来何事不同归?”为什么一同来却不能一同回去,而今天人两隔,永不再见,悲痛之情呼之欲出。苏词也是开篇直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抒情手法不同点:贺词运用赋比兴和典故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术感人力量。上阕前两句下阕末尾三句皆用赋,“梧桐半死”“原上草 ,露初晞”用典故。苏词采用虚实结合手法,以“记梦”中妻子对窗梳妆的场景表现词人内心的思念哀痛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借代自己知天命之年却成为鳏夫”错误。应该是比喻,把自己比作“半死梧桐”“失伴鸳鸯”。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两首词同为悼亡名篇都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抒情手法相同点:两首词都直抒胸臆,抒发深切思念。

贺词开篇写到苏州故地重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意思是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同来何事不同归?”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为什么一同来却不能一同回去,而今天人两隔,永不再见,悲痛之情呼之欲出。苏词也是开篇直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意思是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

抒情手法不同点:

贺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借用典故,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知天命之年却成为鳏夫,孑身独存的苦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而词人此时已年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的孤独的凄凉。“原上草 ,露初晞“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既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又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的短暂。同时这里也是用典,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

据此可看出运用赋比兴和典故,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术感人力量。上阕前两句下阕末尾三句皆用赋,“梧桐半死”“原上草 ,露初晞”用典故。

苏词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实写,写生死相隔,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是虚写。“夜来幽梦忽还乡 ”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常怀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痛苦心境,可谓用心良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

据此可看出,采用虚实结合手法,以“记梦”中妻子对窗梳妆的场景表现词人内心的思念哀痛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的文辞描述的是寻常事例,但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来表现游子离妇思人怀乡的情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②.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④.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    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弩、卒、何、指、迩、帘、捣、砧、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部分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得我小时候,总爱看父亲写信。他一般一个月给爷爷写一封家信。他每次写信都“正襟危坐”,写了一张又一张,他用蘸水笔写信时    ①      的画面还时常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谁料想,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汉字书写困境已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面对这种写字窘境,有识之士纷纷开出“药方”,如从国家层面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同时,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等。

因为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可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增加文化自信。因为每一个中国字都是中国文化史,都是汉民族的全息系统。提笔忘字是书写能力的退化,会造成文化断层,降低民族文化自豪感、使命感,这真不是     ②      。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汉字是艺术的文字,每个字都像一座山,当中有着丰富的蕴含。写好汉字不但能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还能让自身变得更加有修养,所谓     ③     。因此,写好汉字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之事。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B.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C. 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D. 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10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答案】18. ①一丝不苟  ②危言耸听  ③字如其人    

19. 因为汉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正襟危坐”可知写信的画面很认真,可填“一丝不苟”。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第二空,前面把提笔忘字的危害提到很高的高度,此处又从反面强调不是夸大吓人的话,可填“危言耸听”。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第三空,结合“能让自身变得更加有修养”,可知此处谈字和人的密切关系,可填“字如其人”。字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笔迹的笔画和字型,可以从侧面反映他的一部分性格,解码个体的人格特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

一是“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交换位置;

二是“增加文化自信”搭配不当,“自信”应该与“增强”“强化”搭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材料中的“药方”在语境中有特殊含义,指对策。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引用。

C.表示反语的特殊含义。

D.表示强调。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部分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①__________,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因此,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

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你碰到过这几种情况吗?

要辨识媒介信息,②__________。例如,要了解公共政策、国内外大事,就应将电视、广播、党报党刊、政府官网作为首选的信息来源。

除了辨识信息真伪,③__________。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从根本上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

2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次区里开会的时候,我非常荣幸认识了你校王老师。

B. 小朋友们玩着相互追逐的游戏,你追我赶,满头大汗。

C. 高中三年,他渊博的才学让同桌的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D. 当你大笑时,神经会产生相应的激素,引发一连串消除压力的反应。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②就要选择能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源;③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好坏)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你”泛指任何一个人。

A.特指说话对象;

B. “你”跟“我”配合,表示许多人一起参加,共同活动;

C.特指说话对象;

D.“你”泛指任何一个人。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后文“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可知,虽然信息可以带来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但是这些信息中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甚至会有讹误,故此处应填写“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

②处,根据后文“例如,要了解公共政策、国内外大事,就应将电视、广播、党报党刊、政府官网作为首选的信息来源”可知,“要辨识媒介信息”,首先要注意信息来源,故此处应填写“就要选择能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源”;

③处,根据后文“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应对”可知,除了辨析信息的真伪,还应学会辨析信息的格调高低,故此处应填写“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好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20多年,中国的芯片处理器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北斗模式。以龙芯为代表的企业,独立构建技术体系,独立建设产业生态,通过完全自主来实现产品可控。二是高铁模式。以海思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创新”的模式,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近年来,出现了第三种模式–5G模式,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生态建设,通过融入国际生态,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产品。这三种模式都需要重视,都对当前中国的处理器发展有推动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芯片处理器发展的三种模式:独立自主发展的“北斗模式”、侧重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高铁模式”、主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5G模式”。这三种模式都需要重视,因为对中国处理器发展有推动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谈中国芯片处理器的发展问题,这只是一个引子,应该由此拓展延伸。也就是说科技发展中的“独立自主”“引进创新”“全球化竞争”的多元化形式,不仅仅适用于科技发展,而且适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建设、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等层面,因此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层面进行拓展,使文章更有广度和深度。

写作时可以在主体部分采取层进式,比如从个人到国家再到社会;也可以采用并列式,选择个人层面或社会层面的不同角度,安排成并列的结构也是可以的。比如文化建设方面,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东西,也就是“独立自主”的方面;也要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当中的精化,以此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这是“引进创新”方面;引进创新之后,独立自主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这样更利于参加全球竞争,这就是“全球化竞争”。经过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永葆青春,永远焕发生机和活力。

立意:

1.多管齐下,多元化形式促发展。

2.发展需要独立自主,也要引进创新。

3.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缺一不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6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3)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