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          &n…

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

                                               命题教师: 

一、选择题(35*2=70)

1.我国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实施,大体都要经过“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人大审议通过→政府贯彻实施”的法定程序。这一决策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民主执政,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行使决定权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西柏坡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所在地,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时,有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参观。人们到西柏坡参观(   )

A.能更好理解新中国成立前党坚持科学民主执政的原因

B.能够见证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富起来起来、强起来

C.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D.能强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指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在于我们党(   )

①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及时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②价值追求的人民性,始终把实现人民各种利益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达到完善程度

④自我革命的坚定性,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国各地区积极承担脱贫攻坚责任,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各部门都制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这表明(   )

①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②全国各地区的利益是完全相同、毫无差别的

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各地区、各部门具有极强的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为适应新的实践需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重要文件。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②决心匡正党风、严明党纪,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司法支撑

③坚持群众观点,充分保证公民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④坚持与时俱进、从严治党,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

①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

②要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③应以坚定理想信念的宗旨为主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④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核心是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在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①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才能保证我国实现全民的民主

③是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前提,能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④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要求和政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近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不断深化拓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之间的日常联系更加频繁,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有利于(   )

①畅通下情上达通道,更好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②人大代表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增强履职成就感和使命感

④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这表明(   )

①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国务院优化职能体系以更好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③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④政府通过简化服务责任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电视剧《狂飙》让全国观众看到,中央扫黑除恶、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决心和行动一路“狂飙”、永不停歇。据悉,2018年至2021年三年间,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名,处置生效涉黑涉恶案件资产1462亿元……一批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被打击处理,一些沉冤多年的积案得到侦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斗争(   )

①改变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③事关人心向背和国家政权巩固        ④进一步强化了党的专政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结合国内国际经济复杂形势,2022年全国政协将把就业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一项重点,要组织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讨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这表明(   )

①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人民政协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性质的党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荣辱与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2月,美国海军一架P一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机穿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材料表明(   )

①中国军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②我国努力促进社会发展

③中国军队切实维护世界和平     ④我国积极履行对外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听取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中央决算报告等。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立法权和监督权

②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常委行使职能的专门机构

③我国的国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地处武汉城乡接合部的某散居型社区,流动人口较多。为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激活社区发展内生动力,该社区创新管理,召开“家长里短”议事会,推行“平安合伙人”机制,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大家议、大家办,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的参与感、归属感与幸福感。该管理模式(   )

①创建了新的居民自治组织,有利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②提高了社区行政机关效率,能够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③能够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④能够聚民心汇民智集民力,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家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时,强调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当好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这表明人大代表应该(   )

①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切实对人民负责

②自觉接受人民和政府的监督,依法履行职责

③依法行使立法权,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④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一2025)》,明确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     )

①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协调发展,扭转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

②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重阐述的一个具有总领性的重大命题。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作用的战略把握与时代推进,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

①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

②代替国家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③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

④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是(   )

①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要求

③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法的产生先于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产生

③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

④法的产生不受宗教、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法能杀不孝,却不能使人孝;能刑盗者,却不能使人耻。”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

①坚持良法之治,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

②坚持规范执法,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

③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

21.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这和“法治”两个概念。“法治”与“法制”相比,“法治”更强调(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立法,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重在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④法的统治,是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的简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宪法宣誓制度(   )

①以宣誓的方式回望初心,对国家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②将宪法作为引领行动的指南,体现宪法的至高权威

③是对宪法的审查和宪法落实的监督

④要求所有公民在入职时都要公开宪法宣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出台(   )

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体现

②赋予了人大处罚侮辱国歌行为的权利

③使国歌奏唱、播放及使用有法可依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

D.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5.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违法犯罪活动。从国家性质上看,这表明(   )

A.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D.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6.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   )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权利具有真实性的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权利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C.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征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具有平等性的特征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④民族自治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好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表明我国 (   )

A.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B.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9.废弃厂房到底拆不拆?公共停车场应该建在哪?文化广场又该如何利用好?在肥西县柿树岗乡的新街社区,但凡村子里的重大事项,都通过村事民定议事会进行协商决定,极大的缓和了村里的矛盾,也提高了村务的决策效率。这表明(   )

①村事民定议事会代行了村民委员会的职权

②基层政权的管理力度得到不断的加强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不断推进

④协商民主能够助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0.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

A.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

B.中国移植近代国家的法治模式

C.法律为中国所特有

D.中国通过文书、竹简等发布法律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贯彻了(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法治新纪元,中国特色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下列选项是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③把依法执政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成功移植到了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算法推荐技术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已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由此可见(   )

①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②政府应该扩大职能,保障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落实和维护公共利益

③数字经济时代,要依法划定用户、企业权益及政府权力运行边界

④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管需要专业化,应该完全由政府来监督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建设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使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苏省委出台《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江苏法治社会建设的“时间表”“施工图”。下列属于建设法治社会措施的是(   )

①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②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③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当时,这些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这些探索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行动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

③没有深刻认识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④中国已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10*3=30)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程注定了不平凡,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是奋进新时代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准备?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共依法实施了11次乡级,10次县级和8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成为我国人民民主的成功实践。目前,全国五级人大代表共有262万多人,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

新时代做好代表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基本要求,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各项职责,反映人民呼声,集中人民智慧,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材料一  

习近平在评论法治与德治时讲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既要有“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也要有“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的君子之范。抓住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德法结合的根本。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高一期末政治试卷参考答案(2023下)

  • 选择题

1-5   CDCBD   6-10  ABBAC

11-15 ABBDB   16-20 ABAAC

21-25 CADBB   26-30 CDDCA

31-35 CABCC

二、主观题

36.【答案】①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代表这样做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或者答“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人大代表应该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等职权,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③人大代表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应该多渠道倾听和反映人民呼声。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或答“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38.【答案】(1)①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②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③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6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