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精品解析: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同步练习

精品解析: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同步练习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一、单选题 1. 生活中存在逻辑错误往往会产生误会和笑话。对产生下列误会和笑话的逻辑学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孩对自己…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一、单选题

1. 生活中存在逻辑错误往往会产生误会和笑话。对产生下列误会和笑话的逻辑学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孩对自己的妈妈说:“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甲说:“你能把我说的话调过来讲吗?”乙回答:“没问题”。甲说:“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乙回答:“有些相声演员不是……”——特称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③有人持竹竿进城,横着进不去,城门太窄,竖着也进不去,城门太矮。此时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竹竿折断了再进呢?——该建议遗漏了有价值的联言支

④宋国有一人在田里耕作,一只兔子跑过去,恰好撞到了田里的树桩,折断脖子而亡,之后这个人一直在这儿等着捡兔子。结果,这个人没有再次捡到兔子。——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小孩给自己的妈妈说:“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这说明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①说法正确。

②:甲说:“你能把我说话调过来讲吗?”乙回答没问题。甲说:“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乙回答:“有些相声演员不是…”这说明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而特称判断包括特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②说法错误。

③:有人持竹竿进城,横着进不去,城门太窄,竖着也进不去,城门太矮。此时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竹竿折断了再进呢?这是遗漏了有价值的选言支,不是联言支,③说法错误。

④:宋国有一人在田里耕作,一只兔子跑过去,恰好撞到了田里的树桩,折断脖子而亡,这个人放下农具,他日日夜夜的守着没看见一只兔子,自己却被他人嘲笑,据此可知这个人以一只兔子撞死就误以为守株待兔就可以得到兔子,是不正确地运用简单枚举的不完全归纳推理所产生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 有些科学家认为,基因调整技术能大幅延长人类寿命,他们在实验室中调整了一种小型土壤线虫的两组基因序列,成功将这种生物的寿命延长了5倍。他们据此声称,如果将延长线虫寿命的科学方法应用于人类,人活到500岁就会成为可能。以下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

A. 基因调整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下一代中一定比例的个体失去繁殖能力

B. 即使将基因调整技术成功应用于人类,也只会有极少的人活到500岁

C. 人类的生活方式复杂而多样,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会影响健康

D. 人类寿命不像线虫那样简单倍增,200岁以后寿命再延长基本不可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D:论据:调整了一种小型土壤线虫的两组基因序列,成功将这种生物的寿命延长了5倍。结论:如果将延长线虫寿命的科学方法应用于人类,人活到500岁就会成为可能。题目从小型土壤线虫具有的特点推断出人类也具有某种特点,此时若指出二者相同就是对推理的支持,若指出不同就是对推理的削弱。D项通过指出人类寿命不像线虫那样简单倍增,指出了两种物种的不同,也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小型土壤线虫的寿命推断出来关于人类寿命可能性的情况,削弱推理,D正确。

ABC:A、B、C三项都说明了人类寿命长短的影响因素,但都没有否认人活到500岁的可能性,排除。

故本题选D。

3.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这本书告诉人们,一百年来,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不断传承延续。其中,“以身试药”就是一个传统。在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累计有几万名受试者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生物制品人。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生物制品人的责任、担当与自信。疫苗研发之所以要进行多期临床对照试验,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说,这是因为(   )

①不完全归纳推理具有或然性,须进行多期临床试验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需反复试验来纠正

③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疫苗上市后依然要持续研究

④完全归纳结论必真,疫苗上市前须对全部个体实验验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疫苗对人是否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不可能对全部个体实验验证,因此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这种推理方式具有或然性,不能完全保真,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程度的方法之一是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因此疫苗研发需要进行多期临床试验,故①③正确。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推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不一定全是错误的,故②不选。

④:疫苗对人是否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对全部个体实验验证,因此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D。

4. 演绎推理是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以下正确运用演绎推理的一项是(   )

A. 所有植物都含有叶绿素,所以,有些含有叶绿素的东西是植物

B. 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所以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C. 人吃到烫的东西会立即吐出来,手碰到烫的东西会立即缩回。所以,痛了自然就放手了

D. 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所有植物都含有叶绿素,所以,有些含有叶绿素的东西是植物”是一个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该推理符合换位推理的规则,是演绎推理的正确运用,A正确。

B:“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所以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是一个性质判断的换质推理,但违反了“前提判断的谓项与结论判断的谓项应该是相矛盾的概念”这一换质推理的规则,不属于正确的演绎推理方式,B排除。

C:“人吃到烫东西会立即吐出来,手碰到烫的东西会立即缩回。所以,痛了自然就放手了”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的运用,C排除。

D:“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属于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的运用,D排除。

故本题选A。

5. 相关测算显示,一个家庭常用电器的待机能耗(电器关机或不运行时产生的能源消耗)是每天0.2~ 0. 33度电。按每户日待机能耗0.2度电计算,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按190万户家庭计),全年待机能耗近1. 39亿度电。下列结论正确且与逻辑称谓对应的是(    )

①只要电器不拔插头,就依然会耗电——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②电器拔了插头,都不会产生待机能耗——特称否定判断

③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类比推理

④统计一户日待机能耗,能估算出一座城年待机能耗——不完全归纳推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只要电器不拔插头,就依然会耗电,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①正确。

②:电器拔了插头,都不会产生待机能耗,这是全称否定判断,不是特称否定判断,②错误。

③: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这是联言推理,不是类比推理,③错误。

④:统计一户日待机能耗,能估算出一座城年待机能耗,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 人类模仿鸟的飞行结构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船,模拟狗鼻子的嗅觉发明了“电子警犬”。这些发明运用了(   )

①类比推理方法,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类比创造解决新问题

②归纳推理方法,从部分对象共有的某种属性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③演绎推理方法,从真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必然的结论

④联想思维方法,将一事物的结构和功能迁移获得新的思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模拟狗鼻子的嗅觉发明了“电子警犬”,是运用模拟方法,属于类比推理方法,故①正确。

②:归纳推理方法是从部分对象共有的某种属性概括出一般性结论,题干属于类比推理方法,故②不选。

③:演绎推理方法,是从一般前提推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故③不选。

④:人类模仿鸟的飞行结构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船,是把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提出新思路,属于联想思维方法,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C

7. 疫苗研发临床试验分为I至Ⅲ期,用来全面评价疫苗上市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有前一期临床试验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期临床试验。Ⅲ期受试者数量最为庞大,耗时最久,要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等对照设计,在近万人群中全面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临床试验要持续分期推进是基于(   )

①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或然性

③分析方法重在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④提高因果联系的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本观点是对于归纳推理的含义的表述,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①不选。

②④: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可以提高这种疫苗临床试验的可靠程度,故②④符合题意。

③:临床分期试验的分析方法重在对一般规律的把握与认识,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C。

8. 有一种推理是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下列属于该种推理的是(   )

A. 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B. 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C. 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了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

D. 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这种推理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A:选项根据贪脏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由一般到个别,是演绎推理,A不符合题意。

B: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推出共性的结论,属于完全归纳推理,B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动物植物不属于一类事物,是类比推理,C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只列举了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而不是每一种金属都具有导电性,不能推出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电性,是不完全归纳推理,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9. 今年暑期,某市多名儿童相继出现发烧等症状,有21人检测出腺病毒阳性。市疾控中心在走访排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儿童都是在一家游泳馆游泳后出现的症状,遂对泳池水质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样本细菌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市卫健局依据相关法规已对该游泳馆立案查处。得出这一结论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共变法 D. 求同求异并用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市疾控中心对多名发烧等症状儿童,走访排查发现,这些儿童都是在一家游泳馆游泳后出现的症状,遂对泳池水质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样本细菌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这些儿童都是在一家游泳馆游泳后出现的症状”是共同的。市卫健局依据相关法规已对该游泳馆立案查处。得出这一结论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求同法,故A正确。

B: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现象a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个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体现的是求同法,没有体现求异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体现的是求同法,没有体现共变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体现的是求同法,没有体现求同求异并用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 青蛙的双腿对水的蹬夹力很大,水给青蛙的反作用力也很大,这是一种费力小而做功大的形体动作。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模仿青蛙的游泳姿势创造了适用于人的蛙泳。从思维方法角度看,蛙泳的创造得益于(   )

A. 演绎推理的运用 B. 类比推理的运用

C. 必然推理的运用 D. 归纳推理的运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B:人们从青蛙的双腿击水费力小而做功大的形体动作中受到启发,于是模仿青蛙的游泳姿势创造了适用于人的蛙泳。从思维方法角度看,蛙泳的创造得益于类比推理的运用,通过模拟而有所创造,B符合题意。

ACD:模仿青蛙的游泳姿势创造适用于人类的蛙泳,体现了人们利用生物的仿生学,仿生学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模拟方法,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不涉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中的必然推理的运用,A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1.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丰富的逻辑思想。例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据此,以上推理(   )

①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②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推理

③是通过比较去发现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事实

④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从材料可知,孟子一连列举六位古代圣贤在困境中崛起的事例,然后推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个结论,整个推理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属于或然推理;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②④正确。

①: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或然推理,①与题意不符。

③:该选项描述的是类比推理的特点,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2. 诗人韦锦在《这儿》写到:这儿很少刮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如果一个地方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那么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在刮风。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推理为完全归纳推理

B. 题干中的推理结论为真,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C. 上述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首选

D. 上述推理只需要保证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够保证结论真实可靠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们认识事物,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其推理就叫完全归纳推理,题干体现的是完全归纳推理;A正确。

B:题干中的推理结论为真,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性推理;B错误。

C:完全归纳推理在认识对象太过复杂或人的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是不适合的;C错误。

D: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真实可靠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判定个别对象情况的前提都为真,二是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少;D错误。

故本题选A。

13. 耗电器待机看似是家庭用电小陋习,实则是全球关注、影响深远的大问题。相关测算显示,一个家庭常用电器的待机能耗(电器关机或不运行时产生的能源消耗)是每天0.2度到0.33度电。按每户日待机能耗0.2度电计算,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按190万户家庭计),全年待机能耗近1.39亿度电。下列结论正确且与逻辑称谓对应的是(   )

①电器拔了插头,都不会产生待机能耗——特称否定判断

②只要电器不拔插头,就依然会耗电——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类比推理

④统计一户日待机能耗,能估算出一座城年待机能耗——不完全归纳推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电器拔了插头,都不会产生待机能耗,这是全称否定判断,不是特称否定判断,①错误。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只要电器不拔插头,就依然会耗电,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正确。

③: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这是联言推理,不是类比推理,③错误。

④:统计一户日待机能耗,能估算出一座城年待机能耗,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歌曲《红梅赞》中没有一句提到“革命”“信仰”“理想”。但每当唱起它,我们就会通过“红梅”体会到红岩先烈们“宁难不苟”的革命精神。这说明(   )

①抽象思维富于想象能更好表达深厚的思想情感

②“红梅”利于突出“红岩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③用“红梅”赞美“红岩精神”属于类比推理法

④歌中的“红梅”是对“红岩精神”的意象表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形象思维富于想象能更好表达深厚的思想情感,①错误。

②:《红梅赞》赞的是“红岩精神”,红梅傲骨与“红岩精神”有内涵和实质上的一致性,②说法正确。

③:用“红梅”表达“红岩精神”这是一种象征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红岩精神”,类比是在类别比较中用已知知识得出未知知识,③说法错误。

④:把抽象的“红岩精神”形象化为“红梅”,这是一种有意想象,是一种意象化表达,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15.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并将其使用在飞机、火箭等的自动驾驶上。该模仿手法(   )

A. 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B.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C. 其前提到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D. 运用了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A: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可见,模仿苍蝇的楫翅,制成“振动陀螺仪”,这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A符合题意。

B: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材料显示的是类比推理,而演绎推理才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B排除。

C: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他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C错误。

D:求同法指的是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未显示被考察的现象出现多个场合,也未说明只有一个有关因素是共同的,D排除。

故本题选A。

二、材料分析题

16. 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届时形成由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实验舱组成的“T”宇基本构型,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重要目标。

我国自主研发的肩负“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的首个太空望远镜——中国空间站组成部分之一巡天号光学仓将于2023年发射升空。天巡号将长期观测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约100颗类太阳型恒星,有望在其周围发现宜居带类地行星,特别是“地球2.0”(与地球大小轨道与环境非常相似的行星),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据估算,这一计划预计发现约50颗类地行星。科学家将通过对太阳系近邻行星系统的细致普查,给出宜居行星及“超级地球”(数倍到10倍地球质量的系外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等信息。

请你就“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寻找“地球2.0”的构想所运用的推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就这一推理方法的科学性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①通过观测筛选出与地球大小、轨道与环境非常相似的类地行星,根据其与地球的相似程度来判定是否适合居住,以期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地球”,这个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

②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要提高类比推理的科学性,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且不与结论相排斥,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

考点考查:推理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类比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据其与地球的相似程度来判定是否适合居住,以期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地球”→可联系这个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

关键词②:科学家将通过对太阳系近邻行星系统的细致普查,给出宜居行星及“超级地球”→可联系要提高类比推理的科学性,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且不与结论相排斥,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发现,在普通生物学中,共生的概念非常常见。昆虫学家用“共生”一词来描述寄生蜂与多分DNA病毒之间的关系,而关于病毒共生的参考资料非常少。有科学家提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共生关系,但没有正式定义病毒共生的概念。细菌遗传学创始人之——乔舒亚·莱德伯格曾用“共生”一词形容过细菌和噬菌体的关系,并确信细菌和噬菌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但他没找出病毒与植物或动物之间的共生案例。该学者遂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探索病毒的共生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学者关于病毒共生的思考体现的推理思维智慧。

【答案】①该学者关于病毒共生的思考体现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智慧。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②该学者将普通生物学中“共生”的概念、昆虫学家对寄生蜂与多分DNA病毒之间用“共生”关系,与自己研究的细菌和噬菌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进行对比,推出这些研究中的相同和相似性,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病毒共生

考点考查:类比推理的方法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学者关于病毒共生的思考体现的推理思维智慧。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题目设问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的知识→可联系类比推理的含义;

有效信息②:该学者将普通生物学中“共生”的概念、昆虫学家对寄生蜂与多分DNA病毒之间用“共生”关系,与自己研究的细菌和噬菌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进行对比→可联系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类比推理的方法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3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30)

  1. Usual Veda is at the forefront of blockchain development, provid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solutions for businesses and developers. Our expertise in decentralized systems and secure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enables companies to optimize operations and stay ahead in the digital era. With Usual Veda, businesses gain access to reliable, scalable,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that drives success. https://usual-vault.com

  2. Ethereal Trade is a cutting-edge decentralized exchange that redefines the way users trade cryptocurrencies. With a focus on security, speed, and efficiency, Ethereal Trade offers a seamless trading experience without intermediaries. As a leader in crypto trading, our platform ensures transparent transactions and advanced trading tools, making it the go-to solution for both beginners and experienced traders. https://ethereal.ac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